返回主页

我们没有看到什么老师,表扬孩子过头,酿成了悲剧;却看到了太多的愤怒的批评、粗暴的指责,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惨剧。910

北风和太阳比,谁的威力大,让路人把衣服脱下来。北风先来,它呼呼地吹啊吹,它越是使劲,路人把衣服捂得越紧。太阳笑着说,让我来吧。太阳出来,慢慢晒在人身上,路人感觉热,就把衣服脱下来。909

批评,总是以很大的威力出现;而最后,总是输给了柔和的表扬。908

批评暂时有用,表扬却会深入学生骨髓,让他持续、切身生出——我想做个好学生的念头。907

写教案害苦了多少教师!

军子爱柴3天前

前不久,偶碰到一在外校教书的同学,便随意交流了一些对教书的看法。

他说,语文教师最怕写教案,学校两个星期检查一次,并评出优劣,与课补挂钩。现在好多教师都是先讲课,再补教案,苦不堪言。

我问他:“你们学校领导怎样评价教案的优劣呢?”

他说:“越多越好呗!”

我又问:“领导经常到你们的课堂上去听课吗?”

他颇为欣慰地说:“这个真没有。”

其实,同学所在学校的这种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。试想也是,一个教师,如果连教案都没有,真是难以想象他将怎样面对一群学生。教案不仅要写,还要写出教学步骤和课后反思,这样的教案,似乎才是完美无缺;这样的教师,似乎才是胸有成竹。

记得刚参加工作时,我天天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,每一节课,不仅在语文课本上画得密密麻麻,还在教案上写出导语、步骤、重点、难点、作业、反思等,甚至课堂上的每句话都在教案上做出深深的印记。

这样的结果,我在课堂上不是导演,学生也不是演员,而是我成了统帅,学生成了士兵,学生在我的指挥下亦步亦趋,同进同退,不敢越雷池半步。

当我读到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·斯莱文所写的一段话时,我突然感到不安。

他说,课堂教学要遵循最小干预的原则。当正常课堂行为受到干扰时,应采用最简单最小值的干预去纠正,如果最小值的干预没有发生作用,可逐步增加干预值。要既有效地处理,又要避免对教学产生不必要的干扰。

可是,我的课堂有干扰吗?学生都是一群听话的孩子,只会人云亦云,像温顺的绵羊。他们的大脑,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。

长期以来,人们把写教案当成了备课,认为教案写的越多,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越好,这真是一个美丽的错误,害人不浅。如果教育界领导也是这么认为,那就是无能加无知了!

就像纸上谈兵,理论上头头是道,运用于实践,才发现漏洞百出。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所说“读方三年,便谓天下无病可治;治病三年,乃知天下无方可用”就是这个道理。

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,倡导教学方式的转变。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,任何一位在教育教学中勤于思考、善于反思的教师都会发现,主动自觉地学习,是语文学习最有效的学习方式。

毫不夸张地说,语文教学就是教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,老师讲得再多再好,都不能代替学生主动的自我知识构建。

孟子说:“君子深造之以道,欲其自得之也。自得之,则居之安;居之安,则资之深;资之深,则取之左右逢其原,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。”

意思是说,君子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深造,才能使他自己获得道理。自己获得的道理,就能牢固掌握它;牢固掌握了它,就能积蓄很深;积蓄深了,就能左右逢源取之不尽,所以君子想要自己获得道理。”

这就充分说明,“我要学”与“要我学”是存在天壤之别的。

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。真正优秀的老师,当他要求学生造一艘轮船时,他并不着急雇人去收集木头,也不先分配给他们任何任务,而是极力描绘大海的美好。

这样的目的,就是激起学生对大海的渴望。892

有些歌,深入人心,有时候我不知道我是在听歌,还是在听自己。889

原你成为这样的人,外表平静如水,内心坚定如山。888

水面的涟漪虽然暂时消散了,但是仍会有人记得,风曾经吹过。868

夜幕缓缓降临,黄浦江上水波不兴,湖水辉映着城市的繁华与绚丽。863

任世界沧桑变化,仍希望保留自己内心的不变。859

首页 | 上页 | 下页 | 尾页 | 页次:17/38